为什么你读了很多书,却什么东西都没学到?

2017-11-23

字号

大多数人都在追求快速高效,这并不是真的在学习,只是在满足学习的焦虑感。

01

    几个月前,有个不太熟的朋友找我,说:最近想读点书。你是不是读了很多书?能不能介绍几本给我?

    我说,行啊。随手列了个简单的书单给他。

    昨天晚上有事找他,末了记起这个事,问了句:上次介绍的书怎么样?

    他说:喔,我大致翻了下,感觉很多东西都是我知道的,就没细看。

    听了这句话,我很想告诉他:你这样读书,是很难学到东西的。

   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:读了很多书,看了很多深度文章,感觉很多东西都似曾相识,甚至看到一个概念,你就知道它是什么意思、在哪本书里出现过。但到真正用起来时,却又不知从何入手,是因为书读得太少吗?其实不是,很多时候,是因为你读书的方法不对。

02

    讲一个对我触动很大的故事。

    新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徐复观,是民国著名学者熊十力的弟子。1943年,徐复观初次拜见熊十力时,请教熊十力应该读什么书。熊十力告诉他:“读王夫之的《读通鉴论》。”徐复观颇为自得地说:“那书早年已经读过了。”熊十力不高兴了,说:“你并没有读懂应该再读。”过了些时候,徐复观再去看熊十力,说《读通鉴论》已经读完了。熊十力问:“有点什么心得?”徐便接二连三地说出许多他不同意的地方,熊十力未听完便怒声斥骂:你这个东西,怎么会读得进书!任何书的内容,都是有好的地方,也有坏的地方。你为什么不先看出好的地方,却专门去挑坏的?这样读书就是读了百部千部,你会受到书的什么益处?读书是要先看出他的好处,再批评他的坏处,这才像吃东西一样,经过消化而摄取了营养。比如《读通鉴论》,某一段该是多么有意义;又如某一段,理解是如何深刻;你记得吗?你懂得吗?你这样读书,真太没有出息。

    徐复观后来回忆说:这对他是起死回生的一骂。

   恐怕对于一切聪明自负,但并没有走进学问之门的人,都是起死回生的一骂。

    我想表达的是什么呢?正确的读书方式,不是去找知道,而应该去找不知道。

03

    读书的本质,是获取新知,而聚焦于知道,你能得到什么新知呢?你所读到的,都是已知的东西,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逻辑,但很多人却不具备这个意识。

    这两天在知乎看到一个问题,叫做:日本煮饭爷爷村嶋孟被誉为米饭仙人,标榜匠人精神,是否过誉了?看到这个标题,我的第一直觉是:是不是真的有这回事?是的话,这位老爷子在煮饭上有什么过人之处?但点开问题,靠前的回答都是什么呢?各种揶揄:这不就是营销吗,就是想卖大米嘛;坐等什么时候出白开水之神;为什么没人叫我嗑瓜子仙人……更有甚者,表示:煮个饭都能煮出花来,你们这些小资,能不能别这么崇洋媚外、自欺欺人?

    这些态度,其实都可以归为一类,我把它们称为封闭性心态什么是封闭性心态?简而言之,就是用自己熟悉的观念,去解释新事物。他们喜欢从不同的事物中寻求相同,把共性提取出来,自认为抓住了事物的本质。并把一个新鲜的世界,改造成自己熟悉、稳定的世界。

04

    与之相对的态度,我称为开放性心态秉承开放性心态的人,会有更强的好奇心。他们的态度,是从相同的事物中寻找不同,并且去探求不同的背后,有着什么样的逻辑和原因。他们乐于接受一个新世界,并且把认知和解释新世界,看作一种冒险。

    封闭性心态是不是一定不好?当然不是。很多时候,它可以节省我们的认知资源,降低注意力的消耗,帮助我们把精力集中到更重要的事情上。但当我们在学习新鲜事物的时候,我们更需要的,是开放性心态。 

    拿前面的米饭仙人来说:这是不是营销重要吗?我关心的是,这位老爷子是不是真有过人之处?有没有什么技巧,是平时能用起来的?哪怕定性为一场营销,去思考、分析一下背后的营销技巧,也比营销而已,有什么好谈的好得多,这才是学习。无论是读书,还是学习技能;是从信息中学习,还是从经验中学习,最重要的,是始终保持这样的态度:这个知识点,有哪些地方是我不知道的?能够如何为我所用?而不是看到任何一个知识点,都往自己熟悉的概念上面靠,告诉自己:这不就是xxxx吗?抱着这种态度,是永远无法得到任何新知的,你只是在不断强化自己已经知道的东西。

05

    为什么说开放性心态优于封闭性心态呢?我在之前的文章说过,神经科学认为:我们所掌握的知识,是以概念和联系的方式,储存在我们大脑当中的。每一个概念就是一个点,点与点之间的连线,就是概念之间的联系。这些点和线组合起来,构成的网络,就是我们的知识网络。封闭性心态,是每遇到一个新的概念,都将它拆解,用自己知识网络中已有的概念来解释、替代。它会不断地强化固有的知识联结,但并不会新增任何节点。

    而开放性心态则相反。每遇到一个新的概念,哪怕暂时无法解释,也先将它纳入大脑,作为一个新的节点,再不断尝试将它跟固有的节点建立联系。它会不断地增加新节点,扩大整张网络的范围。而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告诉我们:我们对知识的理解,很大程度上,是自上而下的。也就是说:我们大脑中的知识网络越广,越丰富,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就越全面,越有效。

06

    举个例子。

    我大学的时候,读过彼得·德鲁克的书。那时,囫囵读完全套,只觉得这些不都是套话吗?是个人都知道。并没有感觉到任何新意。但当工作了几年,了解了许多管理知识和行业积累,拓展了视野之后,重新拿起德鲁克,才发现:原来自己以前根本没有读懂。许多看似普通的内容,都蕴含着巨大的信息量。几乎每读一遍,都有新的收获。为什么会这样呢?是因为我的理解能力变强、智商提高了吗?当然不是。是因为我的知识网络,被极大地拓宽了。每看到一个概念,我能够联系起来的知识大量增加,自然,获得的收获也就更大。所以,为什么有些人,浸淫于某个行业、岗位太久,就很难接收新鲜事物了?

关键词:


相关文档